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

現在想起還會"皮皮剉"的電影

我並不是來宣傳電影,只是有感而發~

最近有部新片《孤兒怨》
它的情節讓我想起前幾年老師曾在課堂上播的電影《怒焰狂花》


也是在描述一個被領養的小女孩
在領養家庭中表面上是乖小孩
私底下卻表現出極端的行為
ex:
陷害及毆打領養家庭中的孩子、
表現出成人的勾引姿態來吸引男主人注意
(這點又讓我想起前陣子才剛播完不久的日劇《Mr. Brain》中,仲間由紀惠所演出的橋段)
不過這故事的最後
是透過這對年輕夫妻的勇敢面對及合作
協助這個小女孩接受心理諮商治療
算是有個令人安慰的結局

而昨天看報紙時
剛好看到一篇報導這部新片的新聞
大意是說:
前些年演出《大法師》的小女孩
至今仍受心裡創傷所苦
而主演這部片的小女主角表示
由於她年紀過小
無法進電影院看片
so她也不瞭解自己所演出的成品為何
導演也表示會讓小女孩進行心理輔導以確保她原先的心理狀況

不過讓我覺得這小女孩本身就稍成熟的原因是
她說:「只要我的演出能讓所有人感到害怕,那我就成功了!」
聽到這句話
不難感覺的到小小年紀的她
是擁有很大的演戲野心
另外
據她在幕後特輯的專訪中
表示她之前為了選角所做的準備:
剛開始她一拿到劇本2hr就讀完了
她很傾心於劇中這個具有複雜個性的角色
為了更融入劇中的角色
她將自己的頭髮弄捲 + 穿著老式洋裝 + 雙手及脖子都綁上緞帶(我想該就跟她的戲服相差不遠)

如果入戲精神&正常生活拿捏的當的話
她將會是一顆耀眼的新星^^

--

不管是《大法師》、《怒焰狂花》、《孤兒怨》
故事中讓人最難以忘懷的就是
讓人感受到認知上的不協調而產生的恐懼感
當然片中小女孩超凡的演技也是相當令人讚賞
(不過也很難論定這對她們是好還是壞 這就像「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」)

一般直覺認為小孩子多是天真無邪、無心機
這些片中(當然不只這些片)就能讓人感受到這樣的反差
進而讓人感受到無所適從的恐慌

另外我想近期有些卡通圖案設計
像是會把兔寶寶or小熊 加上邪惡的眼神和嘶牙裂嘴的表情
應該也是利用這種反差效果來達到讓人印象深刻的目的

到現在想起這些電影橋段
總讓我有點PTSD的感覺(創傷後壓力症候群) Orz

但會讓人有點想看的慾望
想看這部片是怎麼被詮釋的&事情的發展會是如何(這部片的導演是說 有意想不到的結局?)
不想看的原因是
感覺自己又要受一次的心理創傷 囧


p.s.我並不想把電影&邪惡玩偶的照片放上來....因為我很膽小(逃~)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Latest Articles

Calendar

<<             >>

Search This Blog

  © Blogger templates Brooklyn by Ourblogtemplates.com 2008

Back to TOP